天才一秒记住【如春小说网】地址:https://www.ruc1.com
D。
洛克菲勒和一场油价全面大战的前景。
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洛克菲勒及其同伙们往往通过“大出汗”
,即通过削价向市场倾销,打败竞争者。
竞争者被迫按照标准石油公司制定的规则接受停战;或者竟争者在缺乏标准石油公司那样持久力的情况下,被排挤出那一行业或被收购接管。
当然,八十年代中期总的情况已不同;但是毕竟不那么不同。
“大出汗”
即将再次来临。
沙特阿拉伯从保价格转变为保产量,即保持沙特阿拉伯自己所希望的产量水平,并选择了一种简便的武器,即同阿美石油公司的合伙公司和设置在具有战略要害意义的市场上的其他石油公司搞净收益交易。
在这种交易下,沙特阿拉伯不必向炼油厂提出一个确定的价格,而是根据石油制品在市场上赚取金额的多少而相应地得到其收入。
不过,炼油厂保证得到预先商定的毛利,譬如说,两美元一桶。
无论石油产品的最终售价是二十九美元或十九美元或九美元,炼油厂总是会得到它自己的两美元,而沙特阿拉伯得到的是销售款的其余部分(减去各种成本费用)。
炼油厂的毛利是固定的。
因此,它没有任何特殊的动力在销售方面去争取提高油价,避免降低油价。
炼油厂只会希望尽可能多炼油。
它知道,无论油价高低,它每多炼一桶油,就增加两美元的毛利收入。
不过,增加产量和减少对原油售价的关心,其意义在于,这是对付油价下跌的一种完善的办法。
沙特阿拉伯就其本身来说,希望能用增加产量的办法来弥补因油价较低而遭受的损失。
但是,沙特阿拉伯人也小心翼翼,避免引起过分的对抗;沙特阿拉伯的目的在于重新达到它原先的生产配额的水平,仅此而已。
它对通过这种新的交易所达到的交易量,规定了一个限度。
沙特阿拉伯在这样做时,把其新政策的矛头既指向弄虚作假、夺走其市场份额的那些欧佩克成员国,同时又指向非欧佩克石油输出国。
1985年夏,参与阿美石油公司股份的一家石油公司的一名高级经理接到亚马尼打来的一个电话。
亚马尼这位石油大臣了解到,这位经理早些时候曾经说过,如果油价经得住竟争的话,他将有兴趣增加购买沙特阿拉伯石油的数量。
亚马尼在电话中解释道,现在的情况正是这样。
这位经理便于8 月飞往伦敦商讨净收益交易的条件,他说,“听起来像是经得起竞争的”
,他立刻签了字。
其他许多公司不论是否参与了阿美石油公司,也与沙特阿拉伯签订了类似的合同。
这项交易合同的一个明显的含意是,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官价已不复存在。
它在石油市场上出售石油,随行就市,能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
这也意味着,欧佩克的石油价格也不复存在。
1985年9 月下旬和10月初,世界各地石油市场上对沙特阿拉伯的净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