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如春小说网】地址:https://www.ruc1.com
至于&ldo;倔强&rdo;二字,却不可少。
功业文章,皆须有此二字贯注其中,否则柔靡不能成一事。
孟子所谓至刚,孔子所谓贞固,皆从倔强二字做出。
吾兄弟皆秉母德居多,其好处亦正在倔强。
若能去忿欲以养体,存倔强以励志,则日进无疆矣。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肝气发作时,不但心境不平和,而且也不感到恐惧,确实是这种感觉。
不只是年轻时是这样,即使我渐渐老了,也经常有怒不可遏的时候。
但是要努力控制自己,降服自己的心,这就是佛教所谓的降龙伏虎。
龙就是相火,虎就是肝气。
多少英雄豪杰都过不了这两关,关键是要稍稍控制,不要让肝火过分炽烈。
降住龙用来养水,伏虎用来养火。
古代圣人所说的窒欲,就是降龙;所说的惩忿,就是伏虎。
佛家、儒家的理论不一样,但节制血气,却没有什么不同,总是不要让自己的欲望残害自己的身体寿命。
至于&ldo;倔强&rdo;这两个字,却不能缺少。
功业文章,都需要有这两个字贯穿于其中,不然软弱无力,一事无成。
孟子所说的至刚,孔子所说的贞固,就是从这两个字上下功夫。
咱们兄弟都更多地继承了母亲的品德,它的好处也正是倔强。
如果能除去愤怒和欲望而使身体强壮,保持倔强来激励志气,那么就可以不断进步了。
※详解
曾国藩提倡自强、倔强,这都是大丈夫立世所必不可缺的。
值得引人注意的,则是曾国藩在此自强、倔强的基础上提出了明强的概念。
明强的意思,不外乎既要自强,又不能盲目自强;既要超过别人,又要注意一定的条件和场合。
在这里,曾国藩以历史上的人物为例,提出要坚持孟子的集义而强、曾子的从自我反省中崛起,反对李斯、曹操、董卓、杨素那样的强,因为他们的强都用于谋一己私利上,所以没有好下场。
唐代的顺宗在当太子时,亦好作壮语,恍然以天下为任。
太子有盛名,服人心,自然也是使自己顺利当上皇帝的一个先决条件。
但太子胜过父皇,又往往有逼父退位的举动,所以又常会遭父皇的猜忌而废黜。
聪明的太子因此必须不能表现出太强的才干,造成太响的名气。
顺宗作太子时,一日曾对僚属说:&ldo;我要竭尽全力,向父皇进言革除弊政的计划!
&rdo;但慕王叔文却告诫他:&ldo;作为太子,首先要尽孝道,多向父皇请安、问起居饮食冷暖之事,不宜多言国事,况且改革一事又属当前敏感问题,你若过分热心,别人会以为你邀名邀利招揽人心,如果陛下因此而疑忌于你,你将何以自明?&rdo;太子听得如雷贯耳,于是立刻闭嘴哑言。
德宗晚年荒y而又专制,太子始终不声不响,直至熬到继位,方有了唐后期著名的顺宗改革。
这种含才不露、不显身手的风格,就是明强,也就是知道如何对待自己的特长,在这个问题上处理得最好的历史人物大概应推范蠡了。
范蠡在助越王勾践灭吴之后,&ldo;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以处安&rdo;,就激流勇退,放弃了上将军之大名和&ldo;分国而有之&rdo;的大利,退隐于齐,改名换姓,耕于海畔,手足胼胝,父子共力,后居然&ldo;致产十万&rdo;,受齐人之尊。
范蠡虽居相安荣,但又以为&ldo;久受尊名,不祥&rdo;,乃归相印,尽散其财,&ldo;闲行以去,止于陶&rdo;,从事耕畜,经营商贾,又致货累矩万,直至老死于陶。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ldo;范蠡三徙&rdo;。
范蠡之所以辞官退隐,就是考虑到不要让尊名大利给自己带来身家性命之忧。
事实上他的考虑是有道理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