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如春小说网】地址:https://www.ruc1.com
所以,无论在什么时代,都存在优秀和成功的位置怎么摆的问题。
其实我跟你们说的正是我的切身体会,是我从自己的经历中体会到的。
现在我在社会上好像是有一点成功了,写了一些书,书还比较好销,小有名气,经济收益也不错,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
一个学哲学的人,能够拥有相当广的读者群,二十年前的书今天还能每年几万几万地印,我真的没有想到。
我这个人是比较自卑的,我年轻的时候设想我的人生蓝图,绝对没有将来成为一个着名作家这样的目标,绝对没有,想都没有想过,做梦也没有梦到过。
所以我现在得到的所谓的成功,这种外在的成功,完全是出乎我的意料的,绝对不是我原来追求的目标。
事实上,这种外在的成功也是很晚才到来的,如果把我的书被许多读者接受作为成功的标志的话,那应该算是1986年,我的第一本书《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出版,那时候我已经41岁了,很晚了,你们到41岁还早,不要着急。
回想起来,我觉得这种外在的成功对于我来说其实是很偶然的东西,我可能得到,但也很可能得不到。
我只是坚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罢了,在读书、写作中自娱自乐,它们真的是副产品。
在很长的时间里,用外在的标准来看,我是一个很不成功的人,我的朋友们都说我是一个倒霉蛋。
大学毕业以后,我被分配在广西的一个小山沟里,在那里度过了差不多十年的光阴。
后来从那里考研究生出来,然后留哲学所工作,在单位里也不能算成功,许多年默默无闻,而且因为不会也不想搞人际关系,挺受气的。
这里我可以跟大家说说我在广西的那段经历。
第13章成功是优秀的副产品(2)
我是1968年离开北大的,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毛泽东说我们必须接受工农兵的再教育,学生基本上都分配到了边远地区。
我去的那个地方是湘桂交界的山区,一个很闭塞的小县。
当时有六十多个大学生被分配到这个只有十万人口的小县,到了县里以后,只有我一个人留在县委机关,其余都分到了乡里甚至村里,所以大家都很羡慕我。
我在县委宣传部当理论干事,我的工作无非是给县里的干部们讲课,所谓讲课其实就是读报纸,宣传当时报纸上的中央政策和意识形态,还有就是领导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替领导写讲话稿,给学习毛主席着作的积极分子写讲用稿,诸如此类,很没有意思的工作。
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我想成功的话,唯一的一条路就是走仕途,让领导喜欢我,争取一步一步升上去。
因为当时还是文革时期,根本没有从事研究的可能性,你写了东西也没有地方发表,学术的路完全堵死了。
可是我很快就发现,升官这条路根本不适合于我,我不可能走得通。
一个原因是说真话的脾气改不了,认为领导的看法不对,我就忍不住要说,甚至和领导争论,这当然让领导很不高兴了。
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真是喜欢读书、写作,到了那样一种环境里还是改不了,一下班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做这两件事。
其实很难找到可读的书,县委宣传部就两个书柜,基本上是学习资料,但是有一套《马恩全集》,一套《列宁全集》,各39卷,我通读了一遍。
读完以后没有书看了,我就去县中学,那里有一个图书室,当时没有开放,锁着,图书管理员是一个爱书的人,惺惺相惜,给我吃小灶。
我在那里发现了一套解放前商务出的《万有文库》,当然不全,其中有一些世界文学名着,我如获至宝啊,一批批拿回来看。
文革后期,搞&ldo;批林批孔&rdo;、&ldo;评法批儒&rdo;这些政治运动,对我的一大好处是有些古籍重新出版了,比如二十四史,《史记》、《三国志》、《汉书》我就是在那时候买来看的。
读了书我还记笔记、写论文,也写诗歌、散文,完全没有发表的可能,就是喜欢写,自己看看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