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如春小说网】地址:https://www.ruc1.com
其实佛教也很看重苦难的精神价值,不过强调的不是伦理价值,而是启发人生觉悟的价值。
佛教有四谛说,苦、集、灭、道,谛的含义是真理,苦是第一个真理。
因为有了苦难,所以要思考它的原因,集的含义是苦难的原因,找到了原因,就要从源头上消灭苦难,道是解脱苦难的办法,就是觉悟和修行。
所以,苦难是觉悟的开端。
第三种是审美的态度。
在中国哲学里,庄子是一个代表。
前面说过,在庄子看来,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是很渺小的,就好像是一石一木在大山中,但是他认为,人可以靠一种精神自由的境界来超越这个渺小,超越人作为自然物所受的限制。
他讲齐生死,讲逍遥游,倡导与造物者游、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这样一种境界,把小我化入到宇宙的大我中去,进入了这个境界,你的小我所遭受的限制和苦难就都不在话下了。
在西方哲学里,尼采可以算是审美态度的一个代表。
他也认为,大自然对生命丝毫不仁慈,不怜悯,不断地创造出个体生命又不断地把它们毁灭掉,对于个体生命来说,人生本质上是痛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提出酒神精神,基本意思是要摆脱个体生命的眼光,站在宇宙大我的立场上来看生命现象。
这样你就会感觉到,大自然在那里不断地创造又毁灭,就像艺术家在创造和毁灭自己的作品一样,是在玩审美的游戏。
你领悟到了宇宙这个大艺术家的创造的快感,其中也包括毁灭掉个体生命的快感,你就超越作为个体生命的那种痛苦了。
他的这个思路和庄子有共同之处,就是超越个体生命,把小我化入大我,不同的是庄子偏于静,强调无为,他偏于动,强调创造。
尼采还有一个说法,叫作悲剧精神,是和悲观主义相对立的。
悲观主义认为人生没有意义,悲剧精神也承认这一点,所以人生是一个悲剧,但是它并不因此否定人生,而是强调要把这个悲剧演好,把本无意义的人生活出一种意义来。
在后期,尼采又提出积极的虚无主义,虚无主义认为人生没有意义,积极的虚无主义也承认这一点,但强调敢于把人生的无意义承受下来,这本身证明了人的伟大。
人是追求意义的动物,追求到最后发现人生本无意义,那就直面这个事实,不去寻求虚幻的安慰,这本身就很了不起。
尼采还曾设想,人类在面临末日的时候,不应该是一片哭喊声,而应该是以高贵的态度面对。
尼采所倡导的人生始终有一种悲壮的色彩,实质上是一种审美的境界。
第43章我们都是幸存者(3)
第四种是宗教的态度。
佛教和基督教有很大的区别,佛教更多的是从理智的和伦理的角度来看人生的苦难,要我们看明白痛苦的根源是那些负面的欲望和情绪,应该从中摆脱出来,那样就不会痛苦了。
它强调通过觉悟人生的真相来达到心的清净,不染负面的欲望和情绪,从而使得一切外来的打击都没有了杀伤力。
基督教不同,基本的思路是把肉体和灵魂分开,灾难只能伤害和毁灭肉体,灵魂的来源是神圣的,是上帝给你的,灵魂不会死亡,任何灾难都伤害不到它。
两者有共同之处,都强调人的精神性的那个方面,它是灾难、苦难、痛苦伤害不到的,也都认为它是每个人生来就具有的,但往往迷失在俗世之中了。
区别在于对它的本质和重获它的途径的解释,佛教把它叫作佛性或清净心,通过觉悟人生得以显现,基督教把它叫作灵魂,通过信奉上帝得以觉醒。
二、对生命的思考
第二个问题是对生命的思考。
灾难往往会打断我们习惯了的日常生活,逼迫我们从中跳出来,用幸存者的眼光重新审视人生。
这一次大震灾也是如此,提供了一个让我们重新审视人生的契机。
在灾难面前,我们一个共同的最强烈、最直接的体会就是生命的宝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