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如春小说网

第1755章

从这个角度来看,赫岑道夫没能通过核裁军来达到目的。

别忘了,赫岑道夫主动提出核裁军,关键目的是削减高昂的军费开支,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来推动国内经济改革。

问题是,核裁军节约的军费没有用到经济建设上,而是用来发展其他军备项目。

第二百四十七章操之过急

大规模核裁军,最大的受益者不是德意志第二帝国,而是中国。

白了,在顾祝同担任总统的时候,中国在战略上的优势已经非常明显了,掌握了冷战的主动权,如果大规模核裁军对中国没有好处,或者是中国获得的好处不如对手,那么中国就没有理由进行核裁军。

后来,就有很多人认为,正是赫岑道夫推行的战略裁军葬送了德意志第二帝国。

理由就是,在八零年代中期,中国的军备压力一点都不比德意志第二帝国小,军费开支已经达到了让国民经济难以承受的地步,如果冷战持续下去的话,中国的经济肯定会在某个时候崩溃,也许要不了十年。

不可否认,这确实是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在一九八六年的时候,中国的军费开支在政府开支中所占比例超过了百分之二十,而且在以每年百分之十以上的速度递增,而中国的财政收入每年增幅不到百分之五,国民经济增幅则不到百分之三。

显然,过大与增长过快的军费开支,肯定会在十年之内让中国政府不得不宣布破产。

当然,如果军费开支得到控制,也许能多支撑几年。

只是,到了二十世纪末,这个局面肯定会严重恶化。

这就是,按照中国的军备发展计划,到二十世纪末的时候,陆海空三军的常规装备都将更新换代,到时候第五代战斗机、第三代核动力超级航母、第四代核潜艇、第四代主战坦克等大量新式装备都将问世。

因此只要冷战的局面维持下去,中国的军费开支肯定会在此时迎来一个新高峰。

根据后来这些新式装备的采购价格,到时候军费在政府开支中所占的比例也许会超过百分之五十。

显然,这绝对会导致中国政府破产,甚至会导致中国经济彻底崩溃。

结果显而易见,中国要么在坚持冷战的基础上爆发国内革命,要么就是以退让的方式结束冷战。

问题是。

出现这样的局面必须有一个大前提。

这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国没有在中国之前倒下,而且德意志第二帝国仍然对中国构成了足够大的威胁。

即德意志第二帝国必须拥有足够强大的军事实力,来迫使中国维持庞大的军备规模。

显然,这个前提是不存在的。

只要冷战维持下去。

根本到不了二十世纪末,在九零年代初,德意志第二帝国就会彻底崩溃。

相邻小说
[足球]反系统  上虞歌  沙雕兄妹,综艺爆红  说好的互掐呢,发什么狗粮?摔!  重生后我盘了豪门老总  我真的只把女主当女儿  草长莺飞鲲而肥  我们好好的来谈场恋爱吧!  我的四合院避难所  重生之美人误我  元尊  农女红豆  梅雨时节  佛系鬼母要吃素  报告王爷:您的小心肝又撒娇了  竹马谋妻之弃女嫡妃难休夫  大猫统领的心尖宠  星际炮灰养崽日常  知意  时空酒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