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如春小说网

第26章

中庸之道覆被了一切,包藏了一切。

它冲淡了所有学理的浓度,毁灭了所有宗教的意识。

假定有一次一个儒教的老学究与一个佛教法师开一次辩论,这位大法师大概很能谈谈,他能够引出许多材料以证明世上物质的虚无与人生之徒然,这时候,老学究大概将简单地用他的实情而非逻辑的态度说:“倘令人人脱离家庭而遁迹空门,则世界上的一切国家与人民,将变成怎样情形呢?”

此非逻辑而极切人情的态度,其本身具有一种紧张的力。

这个人生的标准不独反对佛教,抑亦反对一切宗教,一切学理。

吾人势不复能致力于逻辑。

实际,所有学理之得以成为学理,乃一种思想,发育自创始者的心理作用。

弗洛伊德神经学学理之内容实即为弗洛伊德(freud)之化身;而佛教学说之内容,乃佛陀之化身。

所有一切学理,不问弗洛伊德或佛陀的学说,都好像基于过度夸张的幻觉。

人类的苦难,结婚以后生活之烦恼,满身痛楚的叫化子,病人的呻吟,此等景象与感觉,在吾们普通人可谓随感随忘;可是对于佛陀,则给予其敏感的神经以有力之刺激,使他浮现涅槃的幻景。

孔子学说适与此相反,乃为普通人的宗教,普通人固不普于敏感,否则整个世界将瓦解而分崩。

中庸的精神在生活与知识各方面随处都表现出来。

逻辑上,人都不应该结婚,实际上,人人要结婚,所以孔子学说劝人结婚;逻辑上,一切人等都属平等,而实际则不然,故孔子学说教人以尊敬尊长;逻辑上男女并无分别,而实际上却地位不同,故孔子学说教人以男女有别。

墨子教人以“兼爱”

,杨朱教人以“为我”

,孟子则两加排斥,却主张亲亲而仁民,仁民以爱物。

孟子称:伯夷隘,柳下惠不恭,子思则劝人取中和之道。

这三种不同之方式,诚为极动人之比较。

专把性欲问题来谈。

性道德上有两种相反的意见:一种极端由佛教及喀尔文(calv)主义来代表,这一派认为性是罪恶之极点,故禁欲主义为其天然之结论。

另一极端为自然主义,这一派推崇传殖力,现代有许多摩登男女是秘密的信徒。

这两派意见的矛盾,惹起现代摩登青年所谓精神的不安。

像哈佛洛克?厄力斯(havelockeills),他在性的问题上曾努力寻求纯洁而健全的见解以适应正常人类的情欲,他的见解显然转向希腊民族的意识方面,也就是人文主义的意见。

至于孔子学说所给予“性”

之地位,他认为这是完全正常的行为,不但如是,且为人种与家族永续的重大关键。

其实对于“性”

有最明晰之见解者,著者一生所遇,莫如《野叟曝言》。

这是一本绝对孔教主义的小说。

相邻小说
小老板  穿成山神后,我捡到了一条龙  李碧华短篇小说  司寝美人  寻找前世之旅之樱翳逝  先拿自己开涮  长姐不为母[快穿]  烛光·秋夜·紫罗兰  老师我叫金菲菲  在那遥远的小黑屋  我可不想破坏你们师徒恋  神医毒妃权倾天下  烛中火与虫  反派会洗脑[快穿]  莫非主播暗恋我  反派邪魅一笑  湘西赶尸鬼事之迎喜神  我养的崽登基了  六零小仙妻  沉舟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