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如春小说网

第10章

2《续资治通鉴》卷人十三对高氏的评价是:&ldo;自垂帘以来,召用名臣,罢废新法苛政,临政九年,朝廷清明,华夏绥安。

杜绝内降侥幸,栽抑外家私恩,文思院奉上之物,无问巨细,终身不取其一。

人以为女中尧、舜&rdo;。

陈按:对此评价,亦应斟酌去取,不宜悉加从之。

3《后山居士文集》卷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的事赵挺之都要加以干涉并为此对其季子翻了脸,又怎能保证他不为自己&ldo;进居政府&rdo;之事,而对儿媳提出一些不近情理的&ldo;政治要求&rdo;呢?生活在这样一位翁舅主宰的家庭里,作为一个出嫁不久的&ldo;新妇&rdo;,传主处境之艰难是可想而知的。

当然廷争时松时紧,人事关系也在不断变化,赵挺之对李格非虽没有尽到搭救之力,李清照曾为此很伤心,但作为&ldo;亲家&rdo;,他对李格非也不至于一味采取落井下石的做法,后来李清照在《后序》中提到他时,字里行间颇含礼敬之意。

上述一切当是传主作品的政治、心理背景。

了解了这种背景,不单是那种曾把情调悲苦的《漱玉词》说成是作者&ldo;贵妇人阴暗心理的反映&rdo;的论调不攻自破,就是曾为不少人所接受的什么&ldo;明诚负笈远游&rdo;、&ldo;伉俪小别&rdo;云云,也不再会被普遍认可,从而为李清照研究开辟出一条新的路径,这也是所谓新构想的旨归所在。

第二条材料对元祐党人子弟虽然很苛刻,但它能否直接威胁到李清照,还要看执行过程中的宽严程度。

其中的关键是赵挺之家算不算&ldo;宗室&rdo;。

唐宋以来,&ldo;宗室&rdo;一般是指皇族。

赵挺之虽然与皇家同姓,但他并非皇家亲族而曾被认为&ldo;赵、李族寒&rdo;1。

但是,在唐以前的典籍中,士大夫的支属有的也称&ldo;宗室&rdo;1。

根据赵挺之的为人说他有脐身于&ldo;宗室&rdo;之意,当非妄测。

至于赵挺之为什么要这样歹毒地对待李清照,原因很明显,就是在前不久,李清照曾上诗赵挺之搭救其父李格非。

而李格非,不仅受知于苏轼,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2,他还执意不肯落井下石地编派元祐党人的罪过,违背执政者的旨意从而被外放3。

在绍圣年间,赵挺之尚未执政时,李格非还是被执政者拉拢的对象,而到了赵挺之大权在握时,由他参与制造的&ldo;扩大化&rdo;,从而把李格非罗织在元祐奸党的名单之内,直至于端礼门立党人碑,以示永世不得翻案。

在上述壬午诏颁布约半年后,崇宁三年&ldo;夏,四月,甲辰朔,尚书省勘会党人子弟,不问有官无官,并令在外居住,不得擅到闭下&rdo;。

4这样一来,赵明诚和李清照这对原本恩爱的夫妻,不仅面临被拆散的危险,偌大的汴京,已经没有了李清照的立锥之地,不得不只身离京到原籍去投奔先行被遣归的她的娘家人。

传主的颇为激愤的上赵挺之的诗句‐‐&ldo;炙手可热心可寒&rdo;,以及《漱玉词》中那些表达伉俪睽违而又悲苦莫诉的离情词,就是产生于这种政治历史背景之下,而绝不是什么觅锦帕书赠&ldo;负笈远游&rdo;的赵明诚。

结婚之初,赵明诚还是汴京的太学生,殊无&ldo;负笈远游&rdo;之事。

不久,他就凭借荫封的特权当了鸿胪少卿。

此系中央清要之职,更无须阔别京城的丞相府邪出而游宦。

以上引述旨在说明本书关于李清照研究的新构想,均有可靠的史料依据。

当然,笔者在有关信史中所找到的依据远不止这些,其余将在以后的章节中,联系传主的行实陆续加以征引。

相邻小说
位面客商  好景良天  特别的你  将错就错嫁了吧  欢喜佛,薄情赋  鱼水春来  穿越未来之狩猎情人  陨焰劫火  面具美人  十年一夜  咱俩换换吧  神医弃女太嚣张:王爷,别乱来  万人嫌备胎是美貌神明[快穿]  为皇  我把青春献给你  斑斓  你能不能撒开我  荒野寒山  梨花雪后  嫁入豪门的omega(无边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