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如春小说网

第2章

因此跟大多数老百姓一样,诗圣杜甫先生来到这里,也仅仅写下了“丞相祠堂何处寻”

,只字未提汉昭烈庙的事情。

但关于百姓敬臣不奉君的特殊状况,也终归会有人看不下去。

明代初年,朱元璋将他的第十一个儿子——朱椿,封到四川当蜀献王,朱椿到成都之后,眼睁睁瞧着武侯祠的生意比刘备庙的买卖好得多,估计作为皇室宗族的人是很难接受的。

故朱椿先是将汉昭烈庙扩大地盘,修葺一新;然后又公告大众,君臣宜为一体,便将诸葛亮的武侯祠,并入汉昭烈庙以内。

自此而后,君臣合祀的格局算是板上钉钉了。

同时,也免去了李商隐“蜀相阶前柏,龙蛇捧閟宫。

阴成外江畔,老向惠陵东”

的古柏之叹。

这样的格局至少对于刘备和诸葛亮这两个当事人来说,绝对是他们喜闻乐见的,毕竟二人乃“鱼水君臣”

嘛!

话说回来,且不论朱椿的内心到底是在为刘备鸣不平,还是真的理解诸葛亮,但君臣合祀这个举动,多多少少有点“捆绑消费”

的意思。

以后老百姓如果再想要拜谒诸葛亮,恐怕得先买昭烈庙的门票,拜过刘备再说。

明代末,张献忠盘踞巴蜀长达二十余年。

张献忠是个没文化的土匪头子,对文化遗产什么的根本没概念,导致武侯祠年久失修、荒芜不堪。

清军入川之后,于1668年开始翻修此地,至1672年落成,造就了现如今前殿为君昭烈庙、后殿奉臣武侯祠的建筑格局。

而惠陵依旧在原址上伫立了近一千八百年风雨不改。

初到武侯祠当天,不及细细游览。

先学习了工作规章制度,定了宿舍,归置好个人行李,当晚及其亢奋地参与了神圣的武侯祠保安巡夜工作。

第二天清早,就像打了鸡血,根本没补觉,下了班就开始仔仔细细地浏览武侯祠的每个角落。

二、三绝唐碑话孔明

大门与二门之间,有通传说中的“三绝碑”

,名为“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

,是成都市现存年代最久远的地面文物。

该碑是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所立,距今有一千二百余年历史了。

碑文由唐代中兴名相裴度撰写。

裴度开门见山地对诸葛亮作了极高评价:“(裴)度尝读旧史,详求往哲,或秉事君之节,无开国之才;得立身之道,无治人之术,四者备矣,兼而行之,则蜀丞相诸葛公其人也。”

裴度认为,诸葛亮有高尚的爱国情操、卓绝的创业才能,又有严格的立身原则、高超的理民才干。

在裴度的笔下,他就是这样一位四者兼备的完人。

的确如此,诸葛亮祖孙三代为国尽忠,可谓有“事君之节”

;高卧隆中,便规划出了天下三分的格局,并且一语中的,可谓有“开国之才”

;其人本身廉洁奉公、洁身自好,死之日家无余财,可谓有“立身之道”

;而言传身教之下,蜀汉官吏穷其一朝,很少出现贪官污吏,邓芝死之日家无余财,费祎等布衣简从,使举国上下欣欣向荣,可谓有“治人之术”

此碑首句一语中的,且极为朗朗上口,我喜欢。

按《新唐书》的记载,裴度其人也好生了得,他一生侍奉了唐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个皇帝,在《新唐书》中是可以和汾阳王郭子仪平起平坐的辅弼良臣。

想来这位四朝名相,对诸葛亮这个两朝老臣颇有些惺惺相惜。

全文以粗重的笔墨勾勒出诸葛亮的重大功业如南征北伐、联吴抗魏,等等。

相邻小说
天龙殿  在星际直播如何饲养一株草  总裁的娃娃妻  你好旧时光  少女的祈祷  冤种Alpha和她难哄的O  忠犬不挑食[快穿]  所谓A班  [穿书]清冷师尊靠美貌俘获反派  妃常难搞  宠妻荣华  飞羽流星  许你一世荣宠  澄澈  战国之赵氏春秋  重生后丞相喜当猫爹  重生娇妻:聿少的心尖宠  临死前我撩到了冥都大佬  星际移民  不学习就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