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如春小说网

第1章

[史学研究]《中国历代大儒》作者:舒大刚+杨世文【完结】

前言

儒学是中国文化的主体,儒家文化基本上成了中国文化的代名词。

本书是中国历代大儒评传,读者于此可见历代大儒的生平业绩、生活风采和学术特色,也可略知中国儒学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的历史。

一、儒学的流变

中国儒学,是在孔子学说基础上不断发展演变形成的。

儒学发展史大致可分为六个时期,即先秦儒家、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和现代新儒学。

先秦儒家诞生于春秋末年,为孔子所创立。

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又是我国第一个职业教育家,他一生教学,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有二。

又删订《诗》、《书》,修起《礼》、《乐》,赞《易》,修《春秋》,制定了儒家经典。

他还精研罩思,形成&ldo;仁义礼&rdo;一体论、仁政德治论和&ldo;君子&rdo;道德伦,为儒家学派奠定了理论基础。

从此,作为有经典、有纲领、有徒众的儒家学派正式问世了。

孔子创立儒家,其意义不仅仅在于一个学派的诞生,而且由于儒家讲学之风的影响,促成了诸子争鸣的形成和百家的诞生,带来了中国学术繁荣的第一个高潮。

战国是儒学壮大期。

此时儒家得到初步发展,成为势力强大的一世&ldo;显学&rdo;。

《史记》说:&ldo;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

&rdo;(《儒林列传》)在诸子百家竟相争鸣的学术风气下,儒家作为一个&ldo;游文于六艺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rdo;(《汉书&iddot;艺文志》)的显赫学派,在列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与风靡一时的墨学并为当时的两个&ldo;显学&rdo;。

但这时儒家内部也产生了分化,韩非说:&ldo;孔墨之后,儒分为八。

&rdo;有&ldo;子张氏之儒&rdo;、&ldo;漆雕氏之儒&rdo;、&ldo;子思氏之儒&rdo;、&ldo;颜氏之儒&rdo;、&ldo;仲良氏之儒&rdo;、&ldo;乐正氏之儒&rdo;、&ldo;孟氏之儒&rdo;和&ldo;孙氏之儒&rdo;。

班因说:&ldo;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

&rdo;即指此而言。

儒家八派的流传宗旨多不可详,唯子思、孟氏、孙氏三家略可称说。

子思即孔子之孙孔亻及,孟氏即孟轲,孟子学于子思之门人,为&ldo;思孟学派&rdo;,传孔子&ldo;仁义&rdo;之学。

孙氏即荀子,远绍子夏之绪,传孔子&ldo;礼乐&rdo;之学。

孟、荀崛起于战国时期,辟杨墨、攻异端,捍卫了儒学的显学地位,也扩大了儒学的影响。

孟子和荀子是先秦时期儒家著名代表人物。

两汉儒学,趋于独尊,也是儒学蜕变,成为御用学术的开端。

秦统一中国,儒家以不合时宜、是古非今惨遭&ldo;坑焚&rdo;之祸,由显学堕入低谷。

汉弛挟书之禁,经出崖壁,大儒间出,伏生、因何、辕固、韩婴、胡毋生之伦,竞相设帷执讲,传经授学。

但汉初休养生息,崇尚黄老&ldo;无为&rdo;之治,儒学不绝若缕。

汉武龙兴,仲舒对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学校之官,建博士之职,儒学迎来了希望的春天,成为指导中国政治、思想、风俗的经典学问,形成影响深远的经学。

在汉代,以儒学造就人才,士子进身,官吏升举,多取经明行修、儒理精深之士,于是父敦其子、妇劝其夫,莫不以进学业儒为事,儒学史上开始了第一个辉煌灿烂的极盛时期。

另一方面,儒学在两汉又出现了变异和分化,汉代儒学的变异主要表现在以董仲舒为首的经学家引阴阳五行以解儒学,西汉末盛行谶纬迷信思潮,弄出许多&ldo;非常异议可怪之论&rdo;,使这一治学风格达到极点。

相邻小说
两1相逢  英雄联盟之万物皆可捡  首辅养成日常  梅兰芳自述  待春衫做媒  梅兰芳和孟小冬  情陷芙蓉帐  [综漫]给大妖怪们当妈的那些年  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  (七五同人)大宋风月  穿成豪门宠文炮灰后  (快穿)成为反派的日子  快穿之男配这丫有毒  红楼之元春不做贤德妃  成了绝症男配的兔子精  梅兰芳画传  从龚自珍到司徒雷登  (霹雳同人)狼皇少羽  离婚而已  民国之花开锦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