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如春小说网

第32章

这个矛盾怎么解决呢?最经典的办法就是无视矛盾,各取所需。

于是,有人发挥了《马蹄》的意见,说儒家经典虽然都是学问中的极品,但反映的都是衰世,不如用上古盛世的经验来指导当今的政治(《淮南子·汜论》),这话隐含的前提是:所谓是非,分为“真是非”

和“一是一非”

,前者要么放之四海而皆是,要么放之四海而皆非,后者则是一时一地的是非(《淮南子·齐俗》);也有人取了无是无非的人生观,以至于胡适这样批评道:两个矮子比高,我说我比你高半寸,你说你比我高半寸,争论不休。

庄子过来排解说:“你们两位别争了,我刚才从埃菲尔铁塔看下来,觉得你们两位的高矮实在也没什么分别,何必多争,不如算作一样高吧。”

胡适接下来说:庄子这种学说,初听了似乎极有道理,却不知世界上学识的进步只是争这半寸的同异;世界上社会的维新,政治的革命,也只是争这半寸的同异。

若依庄子的话,把一切是非同异的区别都看破了,说泰山不算大,秋毫之末不算小,尧未必是,桀未必非,这种思想,见地固是“高超”

,其实可使社会国家世界的制度习惯思想永远没有进步,永远没有革新改良的希望。

(《中国古代哲学史》,p341-342)

2

有一个问题很让人头疼:既然把一切是非同异的区别都看破,那么庄子自己的这番话要不要也被一起看破呢?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说这世上无所谓是非对错,别人一定会反诘说:“你自己这句话是对还是错呢?”

庄子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在《齐物论》里为自己做了一些语义不甚明确的辩护:今且有言于此,不知其与是类乎?其与是不类乎?类与不类,相与为类,则与彼无以异矣。

虽然,请尝言之。

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

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

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

今我则已有有谓矣,而未知吾所谓之其果有谓乎,其果无谓乎?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

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

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

无适焉,因是已。

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为是而有畛也。

请言其畛:有左,有右,有伦,有义,有分,有辩,有竞,有争,此之谓八德。

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

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辩也者,有不辩也。

曰:何也?圣人怀之,众人辩之以相示也。

故曰:辩也者有不见也。

(《庄子·内篇·齐物论》)

大意是说,我也在这里发了不少议论,不知道我这些议论和其他人的议论属于同类还是不同类呢?不管是不是同类,既然都是发言,那就是同一类了,那么我的这些话和其他论者的话也就没有什么分别了。

虽然如此,但我还是想解释一下。

宇宙有一个开始,当然还有一个开始了这个开始的开始,追溯下去的话,肯定还有一个更早的开始。

宇宙最初有它的“有”

,有它的“无”

,当然还会有未曾有“无”

相邻小说
夫君真绝色  墟空之城  帝国之反击  秦爷的小祖宗是真大佬  穿书后当绝世剑仙  年代文女配重生后踹了男主  春暖香浓  阴阳外卖员  上交给国家  权倾山河  与穿来的将军丈夫在边疆养娃[七零]  奸雄的妻奴之路  军少的异能教官妻  嫁给有钱人  兄弟如手足  神朝之主,从觉醒万族绝色图开始  金枝御叶  桃馆异食话(饕餮娘子后续)  双胞胎妈妈育儿的混乱生活  通房有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