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个人颇有来头,清朝打算修筑福台电报线路时,正是恒宁生与闽浙总督李鹤年交涉(参看第二节),后来他长期担任天津电报学堂的教员,与李鸿章一直关系密切,还得过御赐三等第三宝星勋章,算得上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他跟盛宣怀也是旧识。
第三节里曾讲到朝廷在修长江支线的时候,盛宣怀伙同大北公司陷害胡雪岩,当时大北公司派去与盛宣怀一起秘密商议的代表,就是这位恒宁生,双方合作得非常愉快。
恒宁生觉得凭借自己在中国的资历和这份交情,盛宣怀应该不会太为难自己。
可他刚一坐座,一看谈判对手还有一个郑观应,心中立刻暗暗叫苦。
大北公司和中国电报打过多年交道,恒宁生耍过的中国官员不计其数,但唯独糊弄不了这位郑先生。
清廷筹划津沪线时,承办方是大北公司,而中方负责验收大北代购电报材料的就是郑观应。
郑观应拍着胸脯跟李鸿章保证,津沪线不成自己不领薪水,颇有庞令名抬棺决战的气魄。
大北公司本来以为中方官员都是些满口之乎者也的老腐儒,就算是洋务派的官员,也不过是粗通商务,对技术一窍不通,自己可以从中大捞一笔。
结果他们代购的材料三番五次被郑观应退了货,还写信严厉斥责大北公司不按合同办事,还清楚地指出哪里不符合标准哪里以次充好,该用五米的冗余回路只购了四米、接线金属头成色不对,等等等等,诸如此类。
大北公司的代表大吃一惊,我靠,这是行家啊!
等到他们派人打听出了郑观应的底细,差点给吓得一溜儿跟头。
人家郑观应早在几年之前就专门写作一篇关于电报的文章《论电报》,不仅高屋建瓴地指出电报在军事、商业、政治上的种种优势,而且详细阐述电报工作原理。
后来他组织编译了《万国电报通例》和《测量浅说》,自己还在业余时间以威基杰的《电报新书》为基础,改编成了中国第一本汉字电码本《电报新编》。
说起电报,他若自谦中国第二,恐怕没人敢称第一。
大北公司这才明白,这位郑观应就算不是关羽关老爷,也是关胜关小爷,在他面前耍大刀是讨不了好的。
从此他们不敢造次,津沪线修得异常顺利。
整条线路1881年4月动工,天津、上海两头并起,到了12月24日就连通了,还没一年功夫。
津沪线全长3075华里,立了2000多根电报杆,一共花掉银子17万两‐‐清廷当时的预算是19万两,有了郑观应盯着,费用不超反省,实在是晚清时代的一大奇迹。
要知道,三年以后清廷从天津修到旅顺,电报线全长才1235里,就花了10万两。
这回清廷派了郑观应来叫阵,背后还有一个更牛的盛宣怀。
这两员大将横刀立马往那儿一戳,大北公司尚未开战,士气已沮。
说句题外话,当时给恒宁生当翻译的是一个叫做蔡绍基的年轻人,是耶鲁大学的高材生,詹天佑的同学。
后来这个年轻人跑到了袁世凯的麾下当幕僚,一直作到了北洋大学校长和天津海关总督。
蔡绍基一身铮铮铁骨,袁世凯称帝的时候,他反对得最为激烈,气得袁世凯拍桌子说登基以后第一个要枪毙的就是蔡绍基。
如果恒宁生知道自己的翻译日后是这么厉害的一个角色,不知在谈判桌上是否还能坐得住。
谈判一开始,恒宁生主动先提出来把上海的吴淞旱线给拆了,让盛、郑两位对朝廷有个交代,然后留着厦门的旱线不动。
这建议貌似谦折,其实暗藏玄妙。
当时上海诸国的旱线已经稠密如蜘蛛网,大北公司的吴淞旱线年代最早,虽然仍是干线,质量却大不如前,维护费高,利润却低,已成鸡肋;而福州、厦门沿海尚且还是一片空白,前年四国联合要求旱线登陆福建,都被朝廷拒绝。
倘若他们能率先在那里开疆拓土,则又是一番赚钱的良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一朝重生为农女,死了爹,病了娘。孤儿寡母还落了个被扫地出门的下场。半袋粮,一破房,二只鸡,六张嘴,这就是她的全部家当。哼,分家不给田怕什么,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咱就让你们看看本姑娘如何脱贫致富,一步一步奔小康!...
异界侵蚀,末日降临,遍地活尸,世界剧变,动植物超凡进化。更有黑暗之门开启,异界生物源源来袭灾变之前,王铮喜获金大腿,能召唤小说游戏动漫电影里的猛女悍妞!越女剑街霸春丽荣耀花木兰超电磁...
关于赫先生,医见钟情重生前,温汐活在阴谋算计中,最后被丈夫背叛,下场凄惨。重生后,她把对爱情的向往全部埋葬,取消婚约,踢开渣夫,铁了心往娱乐圈顶峰爬。赫医生你这是病,得治。温汐怎么治?赫医生简单,一句话就可以解决。温汐认真脸什么话?赫医生我喜欢你。人称清心寡欲的外科男神赫衍突然于某日关注起某女星微博,还让助手帮忙留意。助手赫医生,温汐说她想养一条狗。当天,温汐收到快递,里头是一只小...
掌中方天戟,胯下赤兔马,三国第一神将吕布!这是一本重生吕布vs拥有武将召唤系统刘辩穿越者VS爆表乱入的天骄的书。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且看飞将乱舞。刘辩我有召唤武将系统,天下在手。读者干死带外挂的穿越者。撒花撒花干死外挂穿越碧书友群377054633...
李世民的嫡长子李牧,五岁遭人陷害,罹患癔症。李世民为了不影响皇位的争夺,狠心将李牧送出宫处理掉,并对外宣称李牧早夭,不记史册。而当时的皇帝李渊不忍,便让心腹大臣裴寂找到李牧,寄养在了长安城附近的平安县城郊,一户姓秦的老兵家里。从此改名秦牧。直到有一天,已经是太上皇的李渊找到秦牧。从此,一发不可收经历了玄武门...
他叫盛天步。落子如神,胜天一步。从邨屋飞仔,到港九大亨,再到一代枭雄!有人问他之所以成功的秘诀是什么?答谋定而动得其势,势在人为毕其功,以谋度势者枭,以势压人者雄,是为一代枭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