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如春小说网

第15章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迎来了表面上的和平,而实际上,这却是大清帝国被西方列强蚕食的开始。

继《中英南京条约》之后,一八四四年,清政府又被迫与美国和法国相继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浦条约》,这些条约的签订,理论上使中国开始向世界敞开了大门,而实际情形却并非这样。

在清廷看来,这些不平等条约都是在武力胁迫下签订的&ldo;城下之盟&rdo;‐‐道光皇帝在一个上谕里说得很明白:&ldo;虽愤闷莫释,不得不勉允所请,借作一劳永逸之计。

&rdo;(《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第五十九卷,第三页)‐‐自然不能作数;而在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看来,既然条约已经正式签订,就需得不折不扣地执行,否则就是违背国际法通则。

两者的出发点如此不同:清廷希望对外忍让一步之后,重新关起门来做自己的天朝大梦;西方诸强则希望从中国谋得更多的利益和更大的交往尺度。

因此,在条约签订后的十几年间,清政府跟西方诸国龃龉不断。

为了进一步扩大既得利益,英、法、美三国于一八五四年向清政府提出修改条约的要求。

其核心内容,除了通商方面的要求而外,还要求清政府同意在北京派驻公使。

在英国人看来,只有公使进驻北京,才能表明英国和中国具有平等地位,同时也可以更便利地同清政府直接打交道;北京方面则坚决不同意此举。

这时道光皇帝已于一八五一年去世,主政的是年轻的咸丰皇帝。

咸丰皇帝认为外国公使常驻北京之事断不可行(历来只有贡使才有资格到北京来朝圣)这是&ldo;天朝&rdo;不易的规矩,破坏这一规矩,他将无法向列祖列宗交代;其次,咸丰皇帝也不希望这些外夷在眼皮子底下活动,在远离北京的地方由代表跟他们交涉已经够让人头疼的了。

一直到一八六○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公使驻京都是中外政治矛盾的焦点问题。

一八五六年,英国政府以&ldo;亚罗号事件&rdo;为口实,策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接着,法国政府以&ldo;马神甫事件&rdo;为借口,也出兵入侵中国。

一八五七年十二月底,英国全权大臣额尔金(elg)、法国全权大臣葛罗(gros)率军攻占广州。

一八五八年五月,英法联军沿海北上,直逼天津,并扬言进犯北京。

咸丰皇帝急派桂良、花沙纳为钦差大臣前往天津谈判,六月,清政府分别与俄、美、英、法四国签订了《天津条约》。

这一回,除了开放通商口岸、赔款等条件之外,&ldo;公使驻北京,用平等礼节&rdo;作为第一条内容写进了条约。

为此,咸丰皇帝非常苦恼。

这时候的大清帝国,除了外患,更有&ldo;内忧&rdo;:太平天国已经在南京定都,占据了大清国半壁江山。

西方诸强也正是利用了清廷急于媾和、不愿在两条线上作战这一弱点,在谈判桌上占尽了主动。

公使驻京问题成为谈判桌上一个分量最重的砝码。

为了阻止外国公使进京,咸丰皇帝甚至出了这样一个主意:全免五口关税,以换取《天津条约》的废除。

对于臣下的疑虑,咸丰皇帝大加驳斥:&ldo;此时须将全免税课一层明白宣示,使知中国待以宽大之恩。

此后该夷获利无穷,无须再赴天津伸诉冤抑。

所许各项,全行罢议。

相邻小说
站在他心尖上  男主和谁he了  人鱼O拿到苏爽剧本后  我,最A战猫,被死对头标记  苏打白骨精  渣点怎么了  搏命红颜  龙符  乖宝  十年前的小暗恋/糖分  学校第一拽哥居然是omega  兄弟年下  斗裂骄阳  苟在灾难末世  我家大佬他疯了  西施入吴  八零下堂妻:带着萌宝搞逆袭  我的机器人男友  稳住,我开演了[无限]  他说爱情已迟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