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如春小说网

第68章

致于《养性》之书,《自纪篇》明明叙在充晚年穷居老病时所作,更在诸书之后,不可与《论衡》之书相混同由此可见,《讥俗》、《政务》、《论衡》、《养性》各自为书,不相杂厕即或诸书有的内容经王充晚年改定,收入了《论衡》

定本之中,其改动也是非常之大的,不能简单地视为同书的改隶如世以为《备之》、《禁酒》是《政务》中的两篇,《节义》是《讥俗》中的一篇,《养气》是《养性》

中的一篇,都不见于今本《论衡》之中,即是明证

今本《论衡》中有不少讥时俗、言政事的内容(尽管没有说节义,讲治道),如果说是《讥俗》、《政务》之书的改隶还差可成立的话,那么《养性》之书的内容却是在《论衡》中难寻踪影的相反,我们从中找到的只有他对道术方技的批判:

如前所说,王充在《道虚篇》中否定了&ot;老子之术,以恬淡无欲,延寿度世&ot;;王子乔之辈&ot;辟谷不食,遂为仙人&ot;;道家相夸的&ot;真人食气,寿而不死&ot;;&ot;导气养性,度世而不死&ot;;&ot;服食药物,延年度世&ot;等等长生不老之术的可行性还在《无形篇》中重申这一批评,坚信&ot;用气为性,性成命定形不可变化,命不可减加&ot;大概说来,《论衡》主要作于壮年,其时意气风发,颇具指点江山,粪土当年的豪情,因此其中注意的是疾虚妄,求实诚的学术问题晚年著《养性》,年渐70,&ot;志力衰耗&ot;,&ot;志穷无如&ot;,常有&ot;历数冉冉&ot;,日薄西山,壮志不酬,晚景索莫之态难免不有&ot;终祖&ot;之惧,于是将养生益年提上日程此亦少壮重事业,老来迷养生之常情养生的内容既不见于今本《论衡》,其已失传当无疑问了

就是今传的《论衡》一书,在写成之后,因其议论&ot;违诡于俗&ot;,&ot;不类前人&ot;,因而遭到种种非难,没有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她得以流传,还要感谢蔡邕、王朗二人的赏识与看重谢承《后汉书》记载:

王充所作《论衡》,中土未有传者,蔡邕入吴始得之,恒秘玩以为谈助后王朗为会稽太守,又得其书,及还许下,时人称其才进或曰:&ot;不见异人,当得异书&ot;问之,果得《论衡》之差由是遂见传焉

以上这段文字见于李贤《后汉书注》所引蔡邕,东汉末人;王朗,三国魏人

可见在王充卒后100余年,《论衡》一书方始流传于世

在流传过程中,《论衡》在篇章上也有脱落,今传85篇,其《招致》一篇,即有录无书,至于散见于各种类书和古注的王充佚文残句则更多,北京大学历史系《论衡注释》第四册附有较全的辑补《论衡》原书篇章的多少,也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四库提要&iddot;子部&iddot;杂家》《论衡提要》说:&ot;然则原书实百余篇,此本85篇,已非其旧矣&ot;其依据是王充《自纪》&ot;吾书才出百&ot;一句话近人刘盼遂从之,特作《王充论衡篇数残佚考》刊载于《古史辩》第四册今人也有怀疑此说者,蒋祖怡《王充卷》(143页)认为《论衡》原本85篇,所谓百篇者,系指王充的所有著作,包括《讥俗》、《节义》、《政务》、《论衡》、《养性》在内我们认为,85卷说较为可靠,不过&ot;百篇&ot;之数既不是《论篇》的篇数,也不是王充所有著作的总和王充在《扶文篇》中直接言及《论衡》篇数时只说&ot;《论衡》篇以十数&ot;,不言以百数(刘盼遂先生说&ot;十&ot;为&ot;百&ot;字之误,缺乏版本依据),足见《论衡》本身不出百其次,后世史家作传,著录《论衡》,都一致作85篇,并无百篇之说,自谢承《后汉书》(《艺文类聚》卷58,《初学记》卷24),范晔《后汉书》,葛噗《抱朴子》(《喻蔽篇》)及《事文类聚》别集二所引佚文)和《隋书&iddot;经籍志》以下,莫不皆然其中谢承是三国魏人,距王充之卒仅百余年,所记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其次,王充《自纪篇》所称&ot;吾书亦才出百&ot;,是就世人指责充&ot;所作新书&ot;篇繁文重而作的答辩,显然只指其晚年所著《论衡》、《养性》

二书而言,范晔《后汉书》一则日&ot;充闭门潜思……著《论衡》85篇,20余万言&ot;一则说:&ot;年渐70,志力衰耗,乃造《养性书》16篇&ot;85加16,为101篇,正合&ot;出百&ot;之数既然王充晚著新书总共才&ot;出百&ot;,那么《论衡》一部就不可能独有百篇之多了《论衡》、&ot;《养性》为充晚近定本,可能最初即合订行世,后来《养性》之书佚,而《论衡》独传《北堂书钞》卷98引《抱朴子》遗文曾有这样一则记载:

王充所著《论衡》,北方都未有得之者,蔡伯喈(邕)尝到江东得之,叹其文高,度越诸子及还中国(中原),诸儒觉其谈论更远,嫌(怀疑)得异书或搜其隐处,果得《论衡》提取数卷持去伯喈曰:&ot;惟吾与汝共之,弗广也&ot;其人所&ot;捉取&ot;之数卷,可能就是《养性》之书16篇,后渐散佚,因而《论衡》

得传(仅缺一篇),《养性书》却不可得而见了

八、崇儒尊孔

如前所说,世人颇以王充问孔,刺孟、讥讽俗儒,而怀疑王充的儒者身份其实,就王充的整个思想特色和感情特征看来,他仍然是一位儒者,只不过不是经师罢了从王充《论衡》中,随处可见他崇儒尊孔的思想

王充出身于孤门细族,苦学成才,对与他有相似经历的孔子推崇有加《本性篇》:&ot;孔子,道德之祖,诸子之中最卓者也!&ot;认为孔子是道德最高尚的人物,是诸子百家之中最优秀的《辨崇德》又说:&ot;孔子,圣人,知(智)府也&ot;与孟子以来的儒家学派一样,王充也认为孔子是知识渊博,大智大慧的&ot;智府&ot;在《知实篇》中王充盛赞:&ot;孔子见窍睹微,思虑洞达,才智兼倍,强力不倦,超逾伦等&ot;说孔子见识非常,明察秋毫;深思熟虑,思维深邃;材智加倍于常人,努力不已,至老不倦,是人类的超才奇士!

相邻小说
倾城之恋  [综文豪野犬]秋声  罗德斯岛战记3  重生之好好撩撩  红楼炮灰生涯  每天都在和我的男朋友战三观  慌楼  文坛背后的讲坛  反派帝师身死后  霸总的小熊软糖成精啦  大佬们娇软易推倒  娱乐城  禁欲受变攻后都抢着娶我[穿书]  攻略者,请留下[快穿]  摄政王的天命医妃  弃妃本狂妄  人生若只如初贱[网游]  阿吱,阿吱  轻狂  穿成女主的嫡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