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如春小说网

第29章

总之,从君民人格平等、政治平权说到君权民与说、民贵君轻说,孟子实质上已形成了系统的民主思想这种民主思想尽管和近代意义上的民主有低、高级之分,但主张主权在民,否定君主的绝对专制则是相同的

(廖名春撰)

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

下一篇回目录

周末大儒荀子

(约前336‐前238年后)

荀子是春秋战国&ot;百家争鸣&ot;的集大成者,也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后人对荀子争议颇大,有的说他是孔门嫡传,有的说他是儒门异端;有的说他是法家,是黄老思想家,有的说他是经师,是专制主义理论的祖师……其实,荀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价值,荀子对儒学的贡献,就在于他的&ot;杂&ot;,他的&ot;异&ot;

一、荀子的生平事迹

人们一般都以为荀子姓荀,这其实是一个错误除《史记》,先秦两汉的著作都称其为&ot;孙&ot;特别是《荀子》一书,几乎都称&ot;孙&ot;[注]韩非为葡子学生,其著作也称&ot;孙子&ot;所以,称荀是后起之说,荀子当为孙子

荀子是赵人,为孙氏因此,他很可能系卫公子惠孙之后,由卫而入赵

荀子约生于公元前336年他20岁时,就已在燕国从事政治他反对燕王啥把王位禅让给其相子之,但燕王啥没有听他的劝告[注]在燕国的游说失败后,荀子的行踪共有20多年不清楚但至公元前286年时,荀子以&ot;秀才&ot;见称于世此时齐国稷下之学正盛,齐囗王继齐宣王之后,招集天下贤才而&ot;尊宠之&ot;田骄、慎到、接子这些著名的学者,都齐聚齐国稷下学宫,号为列大夫,享受优渥的政治生活待遇,不治而议论,作书以刺世荀子年50才始来稷下游学,但他对诸子之事都有批评,认为&ot;非先王之法&ot;

前286至前285年,齐活王灭掉了宋国,夸耀武功,不尚德治,荀子曾进行谏诤,但不获采纳,于是他就离齐赴楚

前284年,燕将乐毅率燕、赵、韩、魏、秦王国之师攻齐,陷齐都临淄齐囗王逃宫,被淖齿杀死齐国几至灭亡前279年,齐即墨守田单乘燕惠王用骑劫代乐毅为将之机,向燕军发起反攻,一举收复失地,&ot;迎襄王于莒,入于临淄&ot;齐襄王复国后,吸取齐囗王的教训,又招集亡散的学士,重整稷下学宫,&ot;修列大夫之缺&ot;

这时,荀子在楚国,正逢秦将白起攻楚,陷郢烧夷陵,举国大乱,楚人仓惶迁都于陈荀子在战乱中离楚来齐,参加稷下学宫的恢复重建工作由于田骄等老一辈的学者已死,慎到、接子又不在齐国,荀子凭他的学识和才德,在复办的稷下学宫中&ot;最为老师&ot;,&ot;三为祭酒&ot;,成为稷下学宫的领袖

前264年,齐襄王死,荀子在齐更不得志,秦国于此时聘请他入秦,荀子遂离齐赴秦,对秦国的政治、军事、民情风俗以及自然地形等都进行了考察他建议秦昭王重用儒士,&ot;力术止、义术行&ot;秦昭王虽然口头称善,但他事实上正忙于兼并战争所以商子之说在秦不可能得到采用,于是荀子又只好离秦而往游他国

前259至257年间,荀子曾在赵与临武君在赵孝成王前议兵,提出了&ot;善用兵者&ot;&ot;在乎善附民&ot;的主张,以&ot;王兵&ot;折服了临武君的&ot;诈兵&ot;,使赵孝成王和临武君都不得不称&ot;善&ot;(《荀子&iddot;议兵》)但处于&ot;争于气力&ot;的当时,赵王&ot;卒不能用&ot;于是他只好离开父母之邦而又回到齐国

齐国这时齐王建在位,但朝政由&ot;君王后&ot;(襄王后)控制荀子向齐相进言,论述齐国内外大势,劝他&ot;求仁厚明通之君子而托王焉与之参国政、正是非&ot;,并对&ot;女主乱之宫,诈臣乱之朝,贪吏乱之官&ot;的弊政进行了批评结果,正如《史记&iddot;孟荀列传》所载:&ot;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适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ot;荀子冷言进谏反而受到了谗言的攻击,因此他在齐国再也呆不下去了于是他转而赴楚,正碰上楚灭鲁新得兰陵之地,因而被春申君任命为兰陵令

荀子在楚为兰陵令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任职不久,就有人向春申君进谗,于是他只好离楚而回到赵国在家邦,荀子这次得到了较高的礼遇任他为&ot;上卿&ot;或&ot;上客&ot;楚人听到后,就劝谏春申君,春申君又&ot;使人请孙子于赵&ot;荀子致信辞谢,对楚政多所批评春申君深为后悔,又一再坚请可能是为春申君的诚意所动,荀子又回到楚国,复任兰陵令

前238年,楚考烈王卒,李国伏死士杀春申君荀子失去政治上的依靠,废官居家于兰陵&ot;著数万言而卒,因葬兰陵&ot;其寿可能高达百岁

荀子的著作,见于《荀子》一书《劝学》、《修身》、《不苟》、《非十二子》、《天论》、《正名》、《性恶》等22篇,都为葡子亲著其他10篇,有的为荀子弟子所论,有的为荀子所纂辑的资料,它们都是我们研究荀子的思想和事迹的主要材料

二、性伪之分

人性论是荀子社会政治观、伦理观、教育观等的理论前提,是荀子思想体系中最富有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荀子对人性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阐述,对后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人性是什么?荀子说: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荀子&iddot;性恶》)又说: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天者,谓之性(同上)

认为人性的所有内涵,都是自然生成的,都不是后天的学习、人为所能有的

相邻小说
娱乐城  摄政王的天命医妃  穿成女主的嫡姐  文坛背后的讲坛  禁欲受变攻后都抢着娶我[穿书]  霸总的小熊软糖成精啦  反派帝师身死后  [综文豪野犬]秋声  弃妃本狂妄  倾城之恋  慌楼  红楼炮灰生涯  大佬们娇软易推倒  罗德斯岛战记3  轻狂  攻略者,请留下[快穿]  阿吱,阿吱  重生之好好撩撩  人生若只如初贱[网游]  每天都在和我的男朋友战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