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如春小说网

第5章

易又称《易经》、《周易》关于易的内容,前人每曰:&ot;易本卜篮之书&ot;,庄子则曰:&ot;易以道阴阳&ot;前说得易之&ot;用&ot;,后说得易之&ot;体&ot;在易学的早期历史上,《易经》正是以阴阳为内容来占筮吉凶的书籍《易大传》说:&ot;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成大业&ot;正好揭示了《易经》作者的宇宙生成观和《易经》创作的哲这基础两仪即阴阳,天地为其代表;四象即少阴少阳、太阴太阳,四时为其代表在作《易》者看来,天地万物、宇宙洪荒,无不根基于&ot;太极&ot;,肇始于阴阳自太极而剖分为阴阳,由阴阳形成天地;又自阴阳而演化为四象,流为四时自天地运行、阴阳合气、四时化生,然后万事万物得以化成为了表现这一宇宙生成图式,《易》作者用&ot;一&ot;代表阳,用&ot;一一&ot;代表阴;两画相重以为四象,三画重之以为八卦;八卦相配(相摩相荡)即为六十四封,代表万物既然天地万物皆是阴阳运行摩荡的产物,那么阴阳的流行、消长,自然也会影响事物的穷通利钝基于这样的认识,人们便运用卦象变化、交位升降的原理,来判断吉凶、预知祸福其原理不能说毫无根据,但是何以能将实在的事物与抽象的卦形、交象必然地联系在一起,抽象的符号之变何以能预示事实之变?却无人作出满意的、可信的解释因此用《易》来卜筮,表面上看起来有理有据,但是一旦与实践相验证,则多归于荒唐《易经》结构,分经分传,由乾、坤至既济、未济共六十四卦,其卦画、卦辞、爻辞即经其附于卦下的《彖辞》、《象辞》和乾、坤之《文言》,及《序卦》、《系辞》、《说卦》、《杂卦》为解经之传,其中象分上下,象有大小,系辞二篇,共十篇,号称&ot;十翼&ot;关于《易》的作者,自古以来纠葛最多,传统看法是伏羲画卦、文王作卦辞、周公作爻辞,孔子作&ot;十翼&ot;其说虽然不必坚确不易,但就各篇成书时代论之,则大致不差

春秋孟子曰:&ot;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ot;王道大行,有诗可以观、可以讽;王道板荡,风雅扫地,上篡下替,名份荡然,于是孔子起而作《春秋》《春秋》正是孔子为了重整社会秩序、重订等级名份而创作的一部政治教科书《春秋》原系鲁史,孔子据之,上断自鲁隐公元年,下迄于鲁哀公十四年,共242年,相当于鲁国的近代史和现代史孔子之所以选择这段历史来垂教,是由于这段时期形势最乱,欲通过褒讥贬绝于乱世之间,让人们知道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明乎是非去取孟子曾述孔子作《春秋》之意曰:&ot;晋之《乘》,楚之《(木寿)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义则丘窃取之也&ot;孔子所修《春秋》,就其历史事实看,与晋《乘》、楚《祷机》没有两样,但若问其中的&ot;义&ot;,则是孔子的独家创造,与二史有本质不同所谓&ot;义&ot;,即精神实质,经学上称之为&ot;微言大义&ot;孔子的《春秋》与一般史书不同,她是一部孔氏思想史,是一部政治教科书孔子修《春秋》,以&ot;仁义&ot;为指导,以周礼为准绳,对二百四十二年史事,取其可奉为榜样或可吸取教训者,笔则笔,削则削,严格去取,一丝不苟行文措辞,或褒或贬,或讥或刺,用语十分微妙,这就是&ot;一字褒贬&ot;故董仲舒曰:&ot;孔子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仁义)而已矣&ot;司马迁曰:&ot;《春秋》,礼义之大宗也&ot;(《史记&iddot;太史公自序》)孔子作《春秋》,系用鲁国近、现代史寓教,涉及许多当世尊者、贤者、亲者,其间褒贬之意不便明确见之于文字,只口授心传,给弟子孔子卒后,弟子人人异言,一部《春秋》,被解释得五花八门,彼此异义迄至汉代已形成五大系统:公羊氏、谷梁氏、左氏、邹氏、夹氏《公羊传》、《谷梁传》皆在汉代著于竹帛,《左氏传》亦发现于秘府,邹氏无传人,夹氏未有书,具有流传价值者,只《公羊》、《谷梁》、《左氏》三传而已三传之中,公、谷传《春秋》之义理,注重微言大义;左氏传《春秋》之事实,注重历史依据《春秋》本是极其简单的纲目,宋人曾讥之为&ot;断烂朝报&ot;;后人能知其微言大义者,以有《公羊》、《谷梁》二传;能知其义例之依据者,则端赖《左传》的史实记载三传相需而行,互济不足,前人因门户家法的篱藩而是此非彼、抑此扬彼于其间,皆浅学曲士之见,不足为法

综而言之,就内容观之,《诗经》是诗歌,属于文学;《书经》言政事,属于政论;《礼经》言行为规范,是士大夫行为守则(《周礼》讲设官分职,是官制;《礼记》讲礼意,是伦理哲学);《易经》讲阴阳变化,是哲学著作;《春秋》讲名分,是政治学和历史学教材就其功能言之,《诗》可以发抒性情,陶冶情操;《书》可知历史得失,开发智力;《礼》可知行为准则,循规蹈矩;《易》可知吉凶,见微知著,提高预见能力;《春秋》可知礼义,正确地进退去取另外还有佚失的《乐经》,可以抒发情感,加强和乐气氛如果用今天的分类法来归类,《诗》学、《乐》学属于美育,《礼》学属于伦理学,《书》学、《易》学属于智育,《春秋》学属于政治学和历史学,六经分别由美育、智育、德育和政治指导诸方面,完成对士人的培育和塑造工作孔子曰:&ot;六艺于治一也&ot;董仲舒曰:&ot;六学皆大而各有长&ot;正是就六经各有所长、相辅而行这一功能说的六经的唯一缺陷是缺少数理方面的内容但是在知识还不太广博的古代社会,儒家能够选择出这样系统的教材来教育和造就人材,已经是举世无双的了六经教育基本适应和满足了古代社会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伦理生活的需要,因此它才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数千年相传而不息;也正由于它内容基本包括了古代社会知识的各个方面,故数千年中国士子文人,无不以五经启蒙,又以五经立命,终其生游心于此而不疲五经既是中国人的启蒙益智的教科书,也是中国人立言立命取之不尽、演绎不穷的圣经宝典始于五经,终于五经,形成了一个世界少有的、有趣的文化学术怪圈

相邻小说
[综文豪野犬]秋声  大佬们娇软易推倒  红楼炮灰生涯  慌楼  阿吱,阿吱  攻略者,请留下[快穿]  反派帝师身死后  每天都在和我的男朋友战三观  禁欲受变攻后都抢着娶我[穿书]  弃妃本狂妄  轻狂  霸总的小熊软糖成精啦  重生之好好撩撩  罗德斯岛战记3  文坛背后的讲坛  穿成女主的嫡姐  倾城之恋  摄政王的天命医妃  人生若只如初贱[网游]  娱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