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如春小说网

第27节

这时徐福又拱手说道:“说起来,下官也有一事想要禀告郡王。

我师叔李青月修习道术,对术理机括之学甚有造诣,他听闻南沧营造奇术后,对水泥、磨坊这些好奇不已,也想去营建署见识一二,也不知是否妥当?”

水泥作坊越来越大,除去锻造水泥,也主管工程之事。

宣瑾瑜早已为水泥作坊正名,扶为南沧县廷府下属营建署,专司水利营造之事。

听得又来一个人才,还是个理工技术专家,宣瑾瑜哪会不答应,只让徐福把他师叔请来一见。

主臣三人又商议了一些细处,书塾选在何处开设,安周和南沧是否要同时开设,第一批老师从何处来,如何开设课程,等这些全部定下,宋冬和徐福这才领命而去。

想到书塾即将办成,宣瑾瑜筹谋了许久的事情终于能够实现,想来这个冬天过去,属地里就能多出不少预备工匠,农术也能进一步传开。

不过宣瑾瑜还是有些遗憾,也不知道何时才能把小孩们也送进学堂。

现在属地里到底还是人才太稀缺,能做老师的人太少,宣瑾瑜考虑良久,最后还是决定,第一批学员先定成大人,先把大人培养出来,等属地里教学人才越来越多,再对小孩们开办学堂。

作者有话说:

第46章办书塾(二更)

对于办书塾,宣瑾瑜尤为上心,在她心中,这可谓是基建的最重要一环。

但凡要做出事情,始终都离不开人。

要想让属地里有更多得用的人手,那就要看书塾办得成功不成功。

宣瑾瑜决定开始改良书写工具。

现在书信公文往来,都是用的昂贵帛书,不少经书为了长期保存,甚至会刻在竹简上。

可惜帛书和竹简的成本太过昂贵,使得获得知识的代价实在太高,平民百姓如何能够读得起书?至于纸张,现在只有最原始粗糙的麻纸,麻纸十分脆薄,极易断裂,色泽也不干净,既不利于书写,也不利于保存。

宣瑾瑜穿越过来,整日忙着填饱县民肚子,饭都吃不饱,还能想其他?她就没腾出功夫来造纸。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要想大力发展教育,那这造纸术是必须折腾出来。

好在对现在的南沧县来说,这事儿却也不难。

麻纸之所以粗陋,是因为纸张里含有的植物纤维溶解不充分。

实际只要将破布、树皮这些东西打碎后,用石灰水浸泡,就能够分离出完整、干净的植物纤维。

营建署早已能够熟练烧制石灰,弄出石灰水还不容易?按照宣瑾瑜划出来的技术大框,没几天,营建署就摸索出了造纸术,造出来的纸张洁白如雪,韧性十足。

进入冬日后,水磨坊也没人磨面,徐福干脆改建了其中两座水磨坊,用水力带动包裹铁皮的大木锤,直接锤碎破布、树皮这些原材料,把这最费功夫的的环节从人力变成水力。

没想到徐福已经是个成熟的理工人才,可以举一反三了。

宣瑾瑜欣慰地想。

第一批纸就这样摆上她的桌案,等着由她命名,宣瑾瑜手一挥,索性就叫南沧纸吧。

有了纸,那自然也少不了活字印刷术。

宣瑾瑜花去身上所有声望值,这才从系统里兑换出了活字印刷术的技术图纸。

活字印刷术别的都好做,就是需得雕刻一套字模,包括常用的这些文字,每个字模需大小一致,纹路清晰,做一套十分费工夫。

县廷府只得一声令下,调动起整个属地的木匠,人手发一把刻刀,开始雕刻木质字模。

为什么不用保存更久的铜做字模?当然是因为铜价太贵。

到这儿还没完。

集齐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只能解决印刷成书的问题,可最重要的笔墨,对平民来说依然价格昂贵。

相邻小说
富二代穷光蛋的奋斗  捡到女魔头后,吃软饭吃到无敌  盛世为妖  昊天石  奋斗在盛唐  云的献祭  渔妇  在高危世界努力活下去[刑侦]  我的重生不一样啊  归乡宫女种田札记  栽你手里一辈子  天降横财100亿  变身御姐:我被美女们包围了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年  绝世:侠道与大义  黎明破晓前  七零娇气小媳妇(作者:七月田)  家族朋友圈  迦勒底的黑发骑士王  驻人间办事处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