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如春小说网

第22章

总起来说,我的人生观是顺其自然,有点接近道家。

我生平信奉陶渊明的四句诗:&ldo;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rdo;在这里一个关键的字是&ldo;应&rdo;。

谁来决定&ldo;应&rdo;&ldo;不应&rdo;呢?一个人自己,除了自杀以外,是无权决定的。

因此,我觉得,对个人的生死大事不必过分考虑。

我最近又发明了一个公式:无论什么人,不管是男是女,不管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也不管是处在什么年龄阶段,同阎王爷都是等距离的。

中国有两句俗话:&ldo;阎王叫你三更死,不能留人到五更。

&rdo;这都说明,人们对自己的生死大事是没有多少主动权的。

但是,只要活着,就要活得像个人样子。

尽量多干一些好事,千万不要去干坏事。

人们对自己的生命也并不是一点主观能动性都没有的。

人们不都在争取长寿吗?在林林总总的民族之林中,中国人是最注重长寿,甚至长生的。

在过去几千年的历史上,我们创造了很多长寿甚至长生的故事。

什么&ldo;王子去求仙,丹成人九天。

山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

&rdo;这实在没有什么意义。

一些历史上的皇帝,甚至英明之主,为了争取长生,&ldo;为药所误&rdo;。

唐太宗就是一个好例子。

中国古代文人对追求长生有自己的表达方式。

苏东坡词:&ldo;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rdo;在这里出现&ldo;再少&rdo;这个词儿。

肉体上的再少,是不可能的。

时间不能倒转的。

我的理解是,如果老年人能做出像少年的工作,这就算是&ldo;再少&rdo;了。

我现在算不算是&ldo;再少&rdo;,我自己不敢说。

反正我从来不敢懈怠,从来不倚老卖老。

我现在既向后看,回忆过去的九十年;也向前看,看到的不是八宝山,而是活过一百岁。

眼前就有我的好榜样。

上海的巴金,长我七岁;北京的臧克家,长我六岁,都仍然健在。

他们的健在给了我信心,给了我勇气,也给了我灵感。

我想同他们竞赛,我们都会活到一百多岁的。

九三述怀(2)

但是,我并不是为活着而活着。

活着不是我的目的,而是我的手段。

前辈学人陈翰笙先生,当他一百岁时人们为他在人民大会堂祝寿的时候,他眼睛已经失明多年,身体也不见得怎么好。

相邻小说
霸道总裁分手计划  我室友超香的  [快穿]炮灰任务  星际之进击的灵植师  嫡长公主  偏执沉溺  季羡林生命沉思录  快穿:变喵后我治好了大佬暗疾  虚拟帝国之父  拒不为师  在无限游戏进化成神  女神,等等我  宠坏的小攻集  我的初恋小记  爱的世界只有你  前男友成了现队友[电竞]  丑女重生变成俏佳人  季羡林谈人生  义渠秋月  装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