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如春小说网

第43章

在汤斌,由于江苏天下膏腴之区,尚有饿殍,内心的感触极深,自奉也更加刻苦,经常采巡抚衙门后国的野蔬供膳,由市上所买的莱,每天必有的一味是豆腐,因此得了个看似谐谑,而实为尊敬的外号,叫做&ldo;豆腐汤&rdo;。

又拿他的施政予人的感受,编成一句口号,叫做&ldo;黄莲、半夏、人参汤&rdo;,意思是莅任之初,雷厉风行,百姓这也不便,那也不便,生活好像黄莲般苦;以后苦得好些了,味道像半夏。

而皆是&ldo;良药苦口利于病&rdo;,最后才感觉到,这一点点苦味,是&ldo;人参汤&rdo;的味道?入口为大补之剂。

汤斌自己的生活,在衣食无缺的小康之家看来,苦得像黄莲一样,夏天,从典当铺里买旧夏布帐子来用;冬天,汤夫人坐轿出门,西北风起处,有旧棉絮从轿帘里吹散出来‐‐苏州人一提到此眼圈就会发红。

他有四个儿子,小的两个带在任上,亲自课读;老大、老二留在睢州,侍奉祖母,下帷读书。

有一次汤斌看家用帐,写着&ldo;买鸡一只&rdo;,便即查问,老仆回报:&ldo;是大少爷来了,叫买的!

&rdo;

汤斌大怒,把他的大儿子汤溥唤来,罚跪庭中,这样教训他说:&ldo;自从我到苏州,从不曾买过鸡!

你以为苏州的鸡,像家乡那样便宜吗?你想吃鸡,回河南去!

世上哪有读书人不能咬得菜根而可以做大事的!

你马上回去,好好读书!

&rdo;

他的大儿子已经三十四岁,幼承庭训,极其孝顺,听得这一顿责备,愧悔不已,涕泣请罪,而汤斌到底把他撵回去了。

一过重阳,汤斌的生日快到了;他的生日是十月二十,这年五十九岁,苏州人做生日,讲究&ldo;做九不做十&rdo;,所以汤斌的五十九岁生日,便等于花甲之庆。

地方士绅集议,汤巡抚待民如此,老百姓必须有所表示,表示江苏人不是不识好歹、忘恩负义的人,所以他的五十九岁生日,必得替他&ldo;做一做&rdo;。

然而替汤斌做寿甚难,送寿礼不但不会收,说不定还要惹他生气;开筵唱戏,更不可能。

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送一篇寿序,汤斌不能不收,而且也正好在这篇寿序中,表达三吴父老的敬爱之忧。

这是篇大文章,而天然有个第一等的大手笔在那里‐‐归院尧峰山的汪苕文,他单名琬,学者称&ldo;尧峰先生&rdo;,自称钝翁,苏州人。

汪尧峰是顺治十二年的进士,初授户部主事,升员外,升到部郎中。

这类所谓&ldo;部曹&rdo;是政务推行的中坚人物,有才具最易显露;汪尧峰虽然文名甚盛,却不是书呆子,在户部尽心钩稽,积弊尽出;在刑部以六经诠释律例,是当时响当当的红司员。

到了顺治末年,江南发生&ldo;奏销案&rdo;,株连甚广,欠一文钱粮的,都会被革掉功名。

汪家亦有旧欠,因而汪尧峰降官为京师北城&ldo;兵马司指挥&rdo;,这是个不文不武的管街坊地面的小官,真所谓&ldo;风尘俗吏&rdo;,在王公大臣眼里,就跟巨家大族看地保差不多;汪尧峰把这个官,做得有声有色,当时亲贵重臣的家人,许多是横行不法,鱼肉小民的豪奴,汪尧峰却能不顾情面,不畏势力,不遇到便罢,遇到了当街一顿板子,外加七斤二两重的一面枷,要悔过了才放。

过了两年,由兵马司指挥再升户部主事;这一次复入,更是锐意任事,最有名的一案,是裁减吴三桂的军饷,替国库省下了极可观的一笔经费。

由户部主事外放,汪尧峰当上了一个很不错的差使,到江宁西新关去征税;税差有陋规,汪尧峰看看宦囊所积,可以养老了,便起了急流勇退之心,辞官回苏州,在尧峰山中筑了一座&ldo;皆山阁&rdo;,闭门著书。

康熙十八年应征就试博学弘词,授职翰林院编修,编纂明史,跟汤斌成为同年、同事,他们的交情就是这样来的。

相邻小说
我把魔君变成了上神  神探:睁开双眼,我被铐在审讯室  神医[星际]  权力仕途,我能看到官场等级!  不再是普通朋友  十三朵彩绘  我有方外客  腹黑相公的庶女宠妻  清末四公子  神医下山,开棺有喜  食色佳人  姚远的守护  认错反派后我嫁进了豪门  政要夫人/市长夫人  在仙界开神兽幼儿园  重生之金三角风云  专属深爱  天生喜欢你  将军宠妻日常  与酆都大帝成婚后我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