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如春小说网

第24章

这道谕旨典型地体现了乾隆的风格,即把所有的道理都把握在自己手中,让自己处于永远正确的进退自如之地,而置他人于极难应对的地步。

文字中他既表现了对张廷玉身体的关心,又说&ldo;去之一字实不忍出诸口&rdo;,表明了皇帝对臣子依依不舍。

他想考验一下张廷玉如何回复。

按乾隆的设想,老练过人的张廷玉接到这道谕旨之后,应该善加揣摸,写上一道奏折,一方面详述自己确实老病,难于支持;另一方面又深切表达自己犬马般依恋主人的心情,说自己也实在不忍离开皇帝,虽然身体衰弱如此,也决心守在皇帝身边,直至死去。

如果这样,乾隆就可以再发谕旨,说他读了张的奏折,十分感动。

张的忠心可为天下人臣之表,而皇帝关爱有功老臣,特命张荣归故里,享泉林之乐。

这样,君臣一场,彼此应对都十分精彩漂亮,足以为天下后世所法,载入史册,也是一段佳话。

怎奈张廷玉太老了,已经不复当年的精明。

他见到皇帝的谕旨,以为皇帝已经默许了他的请求,大喜过望,当即上奏谢恩,说准备明年春天起程。

看到张廷玉的回复,皇帝叹了一口气。

这老头是老糊涂了,还是对自己真的没有一点感情?不过皇帝还是表现出难得的宽容和善意。

他想与张廷玉有始有终。

因此,皇帝优诏褒答了张廷玉,赐给他许多珍宝器物,准许他以&ldo;原官致仕&rdo;。

在上谕中,皇帝还充满感情地期待十年以后,&ldo;朕五十正寿,大学士亦将九十,轻舟北来,扶鸠入觐&rdo;,君臣重新见面叙旧。

截至这个时刻,张廷玉的一生可以说无可挑剔,享过荣华富贵,及时平安降落,死后名垂千古。

这是几千年来大臣能做到的最高境界。

可惜,人生往往就是那么难以捉摸。

在鄂尔泰死后,张廷玉在朝中并非一枝独秀,而是又出现了一位势均力敌的政治对手‐‐大学士史贻直。

此人与张是同年进士,但前期仕途远没有张氏顺利,嫉妒之心使他转投鄂尔泰门下。

鄂尔泰去世后,群龙无首的鄂党中的许多人聚集在他的身边,一时之间他成了鄂党的隐形领袖,终日以编排指摘张廷玉为事。

自乾隆十三年张廷玉请求退休时起,他就开始大肆在朝中宣扬张廷玉并没有什么丰功伟绩,没有资格配享太庙,并多次在乾隆面前陈说其辞。

申请退休成功后,一块大石头落地的张廷玉又想起了另一个问题:皇帝上一道谕旨说过,&ldo;从祀元臣,岂有归田终老之理?&rdo;史贻直又一直鼓动皇帝取消自己的配享资格,那么,自己这次回到江南之后,身后还能不能得到配享的荣誉呢?

从皇帝对自己的亲切态度看,应该没有大问题。

可是皇帝谕旨中毕竟没有明确宣布这一点。

如果自己退居林下,在朝廷中没有了影响力,史贻直在皇帝面前再进谗言,乾隆耳朵根子一软,那么自己可就没法吃到太庙的冷猪肉了。

想到这里,他开始辗转反侧起来。

在家中犹豫了多日,他终于下定决心,豁出老脸,进宫面见皇帝,请求皇帝给一个明确的表示,以杜绝史贻直等人的奸谋。

在以前,这样的举动张廷玉绝对是做不出来的。

以&ldo;淡泊&rdo;&ldo;谦退&rdo;闻名的他一生从来没有为自己请求过任何恩荣。

做出这个决定,可见人到老年,智力结构确实会发生很大变化。

冒着深冬的严寒,张廷玉由儿子搀扶着,颤颤巍巍地再一次进入紫禁城,跪倒在皇帝面前,说明了自己的忧虑,&ldo;免冠呜咽,请一辞以为券&rdo;。

听完了张廷玉的哀哀请求,乾隆十分诧异,也十分不快。

他从没想到这位老臣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自己从来没有说过不准他配享,他提出这个要求,明摆着是信不过自己。

不过,送佛送到西,为与父亲留下的这位三朝元老有始有终,创造君臣相得的一段佳话,他就破例再开一次恩,给他写个保证书吧!

皇帝同意发布恩准张廷玉配享的诏书。

但回头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他写了一首意味深长的诗给张廷玉:

造膝陈情乞一辞,动予矜恻动予悲,

先皇遗诏惟钦此,去国余思或过之。

可例青田原侑庙,漫愁郑国竟摧碑,

相邻小说
你列表最软的妹  女配她美貌动人  穿成霸总的娇气包闺女  封敛雪印  喜欢你不是两三天  截胡  可以给我你的校牌吗  往生泪  三线玩家  红尸鞋  高武:我以仙法护华夏  史上最怂阿飘  藏住满分甜  辉煌三国  反攻[星际]  甘味橘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青少年版)  情敌们后来都说喜欢我  凤凰落地不如鸡  就等你下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