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如春小说网

第46章

&ldo;至靖康丙午岁&rdo;到&ldo;犹复爱惜如护头目,何愚也耶,&rdo;约一千余字,作者以无比沉痛的心情,详尽地记述了其收藏丧失的经过:第一次损失是因建炎元年(1127年)十二月的兵变1,使其青州故居的&ldo;十余屋&rdo;&ldo;书册什物&rdo;&ldo;皆为煨烬&rdo;;第二次是在次年&ldo;冬十二月金寇陷洪州&rdo;,使她寄存在明诚妹婿处的&ldo;连舻渡江之书,又散为云烟矣&rdo;;第三次大约是在建炎三、四年,于转徙途中,听到&ldo;玉壶颁金&rdo;的谣言,作者十分惊恐,拿了家中所有铜器等物,&ldo;欲赴外庭投进&rdo;,以明心迹。

因为没有追赶上皇帝,这些铜器不敢留在家里,与手抄本一起寄存在剡县。

后来官军平定叛乱的士卒时,全部被拿走,听说都到了原来的李将军的家里,&ldo;所谓岿然独存者,无虑十去五六矣&rdo;;第四次是绍兴元年(1131年),在会稽,房东姓钟。

有一夜,被穴壁盗去了放在卧榻之下的五竹筐书画砚墨。

于十分悲恸中,重立赏收赎,钟复皓拿了十八轴书画求赏。

后来得知其余都被吴说运使低价买去了。

&ldo;所谓岿然独存者,乃十去其七八&rdo;。

至此,《后序》的叙事指归已完成。

由于文章写得深情投入,也使读者感到,就象自己失去了最心爱的东西一样痛心疾首。

(二)

&ldo;不胜死生新旧之感&rdo;‐‐《后序》的&ldo;情怀&rdo;抒发如果说李清照在句式凝炼的诗词中,把对赵明诚的爱心浓缩为&ldo;情怀&rdo;

二字1,尚使人不易体会其具体所指的话,那么在《后序》中,却自始至终存1洪迈《容斋四笔》卷五,四部丛刊续编本。

2宋无名氏《瑞桂堂暇录》,见《李清照资料汇编》第25页。

3刘士鏻编《古今文致》卷三引,明天启刊本。

4《绛云楼书目》卷四。

1今存《后序》原文为&ldo;(建炎元年)十二月,金人陷青州&rdo;,不确,应为&ldo;西兵之变&rdo;。

详见《李清照集校注》第237页。

1李清照《偶成》诗有句去&ldo;安得情怀似昔时&rdo;,《南歌子》同有句云&ldo;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rdo;。

在着一条浓重的感情贯穿线,这条线就是&ldo;情怀&rdo;二字的运动轨迹,也是赵、李为后世所留下的人生足迹,所以《后序》也被当作一篇夫妇合传:此文详记夫妇两人早年之生活嗜好,及后遭逢离乱,金石书画由聚而散之情形,不胜死生新旧之感。

一文情并茂之佳作也。

赵、李事迹,宋史失之简略,赖此文而传,可以当一篇合传读。

故此文体例虽属于序跋类,以内容而论,亦同自叙文。

清照本长于四六,此文却用散笔,自叙经历,随笔提写。

其晚景凄苦郁闷,非为文而造情者,故不求其工而文自工也。

2。

把《后序》作为&ldo;合传读&rdo;很有必要。

文章叙事从&ldo;始归赵氏&rdo;起,每逢关节之处,总是一笔两到:&ldo;建中辛巳&rdo;&ldo;余&rdo;十八岁,&ldo;侯(对士大夫的尊称,这里指赵明诚)年二十一&rdo;;&ldo;时先君(作者之父)作礼部员外郎,丞相(作者翁舅)时作吏部侍郎。

&rdo;言外之意,她和丈夫年龄班配,门当户对,是多么幸福的一对!新婚时,明诚虽&ldo;在太学作学生&rdo;,但他每半个月就请假到相国寺去一次,在购置&ldo;碑文&rdo;同时,还购置&ldo;果实&rdo;。

后者显然是为了犒劳喜欢吃零食的爱妻的。

对于明诚亲自买回来的&ldo;碑文果实&rdo;,二人总是亲呢地&ldo;相对展玩咀嚼&rdo;。

相邻小说
梨花雪后  神医弃女太嚣张:王爷,别乱来  将错就错嫁了吧  特别的你  你能不能撒开我  穿越未来之狩猎情人  欢喜佛,薄情赋  陨焰劫火  为皇  咱俩换换吧  鱼水春来  我把青春献给你  荒野寒山  斑斓  位面客商  十年一夜  万人嫌备胎是美貌神明[快穿]  面具美人  嫁入豪门的omega(无边客)  好景良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