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如春小说网

第41章

马士英派人拟旨,切责史可法,让他带兵入援。

阮大铖当然是遵马士英之命,以兵部尚书身份督黄得功、刘良佐二镇堵截左军。

黄得功很有勇略,在江上迎头痛击左良玉军,灰河、荻港二战,打得左军掉头鼠窜。

左军虽败,江北空虚,清军乘势一举攻占泗北淮河桥,顺利渡过淮河,并于四月十七日逼近扬州坚城。

徐州方面,南明总兵李成栋早在四月八日就弃城不守,南奔扬州。

左梦庚手下军队败后,减员不少,但仍旧有二十万之众。

如此一支大军,竟然不战而降。

五月十三日,左梦庚在九江附近向清将阿济格投降。

当时,阿济格并非专门去打左梦庚,而是追击李自成残部正好赶到那里。

左军不仅不以逸待劳打击清军,反而以众降寡,连阿济格开始时都不敢相信是真降。

而为左梦庚拟降文的&ldo;大手笔&rdo;,就是先前一直撺掇左良玉与南京方面反目的巡按御史黄澍。

左梦庚很快就入京陛见清帝,被指入汉军正黄旗。

当年十月,他深体主子心意,主动上疏清廷,要清廷防范他从前那些手下,出主意搬各将家属为人质,以此更便于挟制他们。

后来,山西的姜瓖,据大同叛清,左梦庚身先士卒,无比&ldo;英勇&rdo;,攻克大同左卫,得授正黄旗汉军都统。

五年之后,这条清廷狼狗病死于家。

降清明将中的&ldo;一把手&rdo;,一般的境遇,都是养在北京闲置,比如刘良佐、左梦庚、董学礼等,如果他们表现&ldo;良好&rdo;,入旗后都是投闲放散,被时间自然淘汰掉,算是颐养天年的善终。

比如刘良佐,他在顺治五年随谭泰征剿江西金声桓,然后一直任散秩大臣至死。

左梦庚仅仅在顺治六年曾随阿济格到大同与姜瓖作战,之后没有什么作为。

河南的董学礼一直到顺治十六年才有机会出山,郑成功北伐时,他出任随征浙江总兵官,驻温州防剿,事后调往湖广参加围攻李来亨。

然而,清朝对著名降臣手下次一级的将领,却往往放手任用,不仅让他们领兵作战,而且还对他们极力提拔。

降而又反的,有李成栋、金声桓、王得仁、姜瓖等人;而一直为清朝卖命的如李国英、卢光祖、田雄(原黄得功手下总兵,把弘光帝抓住献给清朝的那位),都升迁迅速,不少人很快成为清廷镇守一方的大员。

欲向江南争半壁(27)

人们往往以为明朝的降臣们被清廷编入旗籍是一种荣耀和奖赏,其实并不完全准确。

降将入旗,他们对于&ldo;旗主&rdo;就产生了一种奴隶制的人身依附关系,其日常行动,甚至家居生活,都要受到八旗各级官员(特别是佐领)的监督和控制。

这样一来,那些明末以来牛逼哄哄、拥兵自重的武将们入旗之后,就只能乖乖给满人或者汉人旗主当&ldo;孙子&rdo;,连出城扫墓和与其他人相往来,都要奏明旗主。

左氏父子以&ldo;清君侧&rdo;为名的内叛,使得弘光朝廷在清军大敌当前的危险时刻必须在两条战线作战,为清军迅速扫平江南创造了最佳条件。

所以,左军叛乱,其实是造成南京弘光朝廷崩灭的直接原因。

几十万左军,面对凶恶但势寡的清军,竟然不发一矢,齐齐解甲,这真是战争史上的一大奇迹。

可悲的是,日后清军迅速扫平江南,这支昔日不战而降的大军,顿时威风凛凛、杀气腾腾,打起南明军队来势如破竹。

左良玉军队向清朝投降的将领中,不少人都参加过明朝的辽东战争,是和清军打过硬仗的指挥者。

金声桓、卢光祖、李国英、徐勇、郝效忠等人,日后都成为平灭南明的主力干将,为清朝立下汗马功劳。

相较这些武夫,文臣出身的督军袁继咸一身忠骨。

他被左梦庚解押到清营后,拒不投降,多尔衮劝降,他写字回答:&ldo;大官好作,大节难移;成仁取义,前训是依。

文山、袁山,仰止庶几(袁山,袁继咸自号)。

&rdo;见到清朝王爷,他一直长揖不拜;清王为他设宴,他不饮、亦不言。

相邻小说
初恋对象求包养  九十年代进城记  慕倾狂枭  修仙之绝配  刀锋上的文明:宋辽金西夏的另类历史  神的男人  小福晋  红色国际特工  大佬,跪求装备![星际]  嫁给陛下后我天天翻车  女配步步荣华(穿书)  [综]审神者成长记录  欲满杏林  只怪我是高端玩家[穿书]  世界末日  大明盐商  百日架谎  她似人间月  相爷他风华绝代  [综]为美好的黑衣组织献上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