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如春小说网

第21章

因此,当一场被标榜为&ldo;革命&rdo;的动乱席卷全国时,一种令人哭笑不得的女性形象也就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这就是&ldo;文革&rdo;中的女红卫兵。

女红卫兵是以这样一种形象登台亮相的:剪短发,着军装,两眼圆睁,双脚叉开,一手咔腰,一手挥舞着武装带,一开口就是&ldo;他妈的&rdo;。

这副模样很能代表她们的性格特征:尚武、好斗、粗野、蛮横,没有一条是一个女孩子该有的。

这类形象以北京的女红卫兵最为典型和标准,而其始作俑者则是所谓&ldo;联动&rdo;。

&ldo;联动&rdo;的女红卫兵们原本是生活在大院里的&ldo;假小子&rdo;和&ldo;疯丫头&rdo;。

她们的童年不乏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斗争精神和造反精神的熏陶,却少有所谓&ldo;女性养成&rdo;的教育。

因此,一旦&ldo;尚武&rdo;成为当时社会所要提倡的精神,便不难得风气之先,在当时那种普遍的男性倾向中脱颖而出,以一种走在时代cháo流前列的姿态,作为最能体现时代精神的形象而领袖群伦。

在六十年代末,这种形象一时间风靡全国,在各地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出现了一大批造老师和老子的反、自以为是&ldo;小姑奶奶&rdo;的&ldo;英雄&rdo;。

其风头之健,真可谓摧枯拉朽,所向披靡,就连南方的&ldo;嗲妹妹&rdo;们,也一个个自惭形秽,争相摹仿,尽管学得不像。

从历史的角度看,女红卫兵形象不过昙花一现。

其所领风骚,大约也就二三年光景,正所谓&ldo;弹指一挥间&rdo;,但其意义却不因时间的短暂而微小。

从某种意义上讲,女红卫兵是对传统女性形象的彻底反叛,里里外外都掉了一个个儿,确实能让人痛快一阵子的。

可惜,这种痛快的背景,却是一个民族历史性的时代悲剧,其形象本身也明显地带有&ldo;做戏&rdo;和&ldo;表演&rdo;的性质(而且是中国式的程式化的表演),以至于让后人看来未免滑稽。

当然,公平地说,这些&ldo;表演者&rdo;们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是真心热爱革命向往革命的。

她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表演是表演。

不少女红卫兵在武斗中&ldo;壮烈牺牲&rdo;或&ldo;从容就义&rdo;,就是证明。

这是一种真实的悲剧、严肃的荒谬和疯狂的理性。

它留下的课题,至今还值得深思。

但不管怎么说,女红卫兵的形象实在并不可爱。

起先是冷静下来的男同学们不觉得有什么可爱,后来是她们自己也觉得索然无味,最后是全国人民宣布与之告别。

其过程大体如此:开始是随着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这种表演性极强的形象一下子失去了自己的舞台(广大贫下中农不需要也不欣赏这种形象)。

后来,则是&ldo;四人帮&rdo;控制下的上海,&ldo;小资产阶级情调&rdo;开始抬头,&ldo;奇装异服&rdo;在南京路和淮海路上悄然走悄(这曾使&ldo;四人帮&rdo;大为恼怒,并莫名其妙地把它算作是邓小平的一条&ldo;罪状&rdo;)。

最后,随着&ldo;四人帮&rdo;的一朝覆灭,也几乎在一夜之间,女红卫兵形象便永久地销声匿迹了。

接踵而来的是一个多样化的年代。

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几年,是中国历史上空前开放和活跃的时期。

在这个百花齐放的年代,各类女性形象的纷纷粉墨登场,可以说是不足为奇。

最先让人耳目一新并引起愉悦的,是那些全无红卫兵尚武好斗色彩的女性形象,比如《苦恼人的笑》、《甜蜜的事业》、《小街》、《大桥下面》等影片中由潘虹、李秀明、张瑜、龚雪、殷这如等人扮演的那些角色。

这些&ldo;正面人物&rdo;因其已开始展示女性独有的美而大受观众的欢迎,其中又尤以龚雪、殷亭如等人的楚楚动人而招人疼爱,而这几位恰好正是&ldo;正宗&rdo;的上海姑娘。

相邻小说
你好,秦先生  汉代风云人物  清明上河图密码5:隐藏在千古名画中的阴谋与杀局  骑士与龙  女生贾梅  失忆后和死对头在一起了  穿越到四十年后爱人变成了老头怎么办  粘上橡皮糖  魔尊的养崽生涯[穿越]  [综漫]学历不是问题  救火  鸣人,做我儿子吧  孤女俱乐部  相爱恨早  奕指江山  病弱美人被恐怖游戏BOSS宠爱  和你一同逃亡  黑的就是你  邪仙陆飘飘  替身强欢霸道总裁宠上瘾